深化教学融合创新: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专题研讨讲座成功举办
  • 作者:
  • 编辑:甘巧丹
  • 发布时间:2025-04-09
  • 点击数:

在深化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,2025年4月8日下午,南宁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特邀黄卫萍教授,于敷文园F102开展“课程思政教学路径初探”专题讲座。讲座围绕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展开,通过理论剖析与案例分享,为一线教师探索思政育人新模式提供了重要指导。

黄教授立足国家“十四五”教育发展规划,指出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战略支点。针对工科专业特性,提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“三维目标”:政治认同与使命担当、工匠精神与创新意识、科技报国与可持续发展理念。强调“要将大国重器研发故事、产业升级典型案例转化为鲜活教材,实现价值引领如盐入水”。

针对课程思政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素材匮乏与路径单一问题,黄教授通过工科专业教学实践构建出“四维五融”协同育人体系。在内容开发上,系统打造四大思政资源模块:以学科发展史中的科学家精神铸魂、行业前沿中的国家战略需求明志、工程实践中的伦理责任塑格、本土案例中的文化自信育情,通过动态更新产业案例与技术前沿数据,形成专业化、时代性的思政素材库。

实施层面创新性提出“五维融合”策略:教学目标与育人导向同频设计、知识体系与价值元素深度嵌合、教学方法与情境体验动态适配、过程评价与思政成效双向验证、教师素养与育人能力同步提升。该体系通过结构化设计破解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割裂的“两张皮”难题,推动价值引领从理论概念向教学实践转化,构建起知行合一的新型育人生态,为工程教育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式。

讲座尾声,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张更娥作总结发言。她高度评价黄卫萍教授的分享“既有理论高度,又有实践温度”,并呼吁全体教师以此次培训为契机,深挖专业课程的思政育人潜力,构建“门门有思政、人人重育人”的教学生态。她表示,学院将进一步搭建交流平台,完善激励机制,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走深走实。

本次讲座为智能制造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、推进“三全育人”提供了新思路。与会教师纷纷表示,将积极转化学习成果,探索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创新融合路径,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智能制造人才贡献力量。(图/文 智能制造学院教务科供稿)

黄卫萍教授讲座现场

活动现场